找到相关内容74篇,用时4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真言行者必具之基本要件

    密。”六波罗密即1、   布施、2、 持戒、3、 忍辱、4、精进、5、 禅  定、6、智慧,为方便,智慧为究竟。  二、培养大悲心  大悲心为菩提心的根本,且为判断佛教与外道的不  二法门。...密法,  乃至历代祖师、大德,皆依仪轨的修持,而得证无上  菩提,这完全是本尊大悲愿力的示现,所以本尊是最  尊最贵的。  (二)本尊的法是最殊胜的  1、由于修行的次第不同,如四加行时,受持了不 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00969217.html
  • 金刚经释(六)

    包括布施在内的必须以智慧波罗蜜来摄持,无智慧摄持的度则如盲人一样不能到达涅槃的彼岸。《大智度论》云:“波罗蜜多如盲,现智度乃为导。”《入中论》亦云:“如有目者能引导,无量盲人到止境,如是智慧能...行路一样,因此应以智慧度摄持。   “须菩提!当来之世,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能于此经受持、读诵、则为如来以佛智慧,悉知是人,悉见是人,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。”   如果未来世界中,...

   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索达吉堪布 著疏

    |金刚经释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1/1336152570.html
  • 入行论释·善说海 讲记(50)

    奥秘法中尊, 求乐或避苦,无义终漂泊。 不仅依靠心而产生,智慧也是依靠心而产生的。这怎么理解呢?假如我们没有认识到一切诸法中最根本的就是了知心的奥秘,那纵然努力追求快乐、避免痛苦,仍免... 现在讲的是一切功德依靠心而产生,其中主要讲了六波罗蜜多,第四精进度已经讲完了,今天讲的是第五静虑。 丑、静虑: 所谓的静虑,是指心专注于某所缘境,没有其他执著的心态。静虑的力量...

    著:无著菩萨 译讲:索达吉堪布

    |入行论|善说海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2/1648437994.html
  • 佛教修学次第的思考

    两大任务:一是舍凡夫心,一是成就佛陀品质。初发心菩萨,当如何着手进行?这就需要受菩萨戒,修菩萨行。菩萨行的内容不外六,又分方便与慧两部分。为方便,依此成就佛陀的慈悲品质;第六为慧,依闻思大乘...。  此外还应明确,每个步骤该如何运用于实践。若不掌握具体的操作方法,即使具备两个条件,还是难免落于空谈,流于教条。  我感觉,对于佛法核心要素、修学次第、实践方法的模糊和缺失,恰是目前多数学人修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40942477.html
  • 现代弘法模式的思考——慧日讲堂开堂讲座

    你得四禅八定,没有菩提心,这一切都是魔业,魔王的事业啊!不是佛的正法。因为佛法是以菩提心作为根本。六当中,都是瞎子,只有般若才是智慧的引导。所以六当中“是盲,般若为导”。因此我们发起菩提...因为没有人讲经说法,社会的风气就会慢慢的随着欲的追求,人心的堕落而造业更多。一些善神,正道上的那些神,他们看到我们人生有很多恶业、很多烦恼,而将来感受到的社会环境必然是一种破坏。所以如果一个社会人群...

    达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2568520.html
  • 年龙上师父母: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(一)

    首先是以大悲心为根本生起了菩提心的法行,其中修习两种资粮是他们法行当中的根本资粮。根本资粮有方便资粮和智慧资粮两种:方便资粮指六当中的,所谓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这种,称为方便所摄的有所...hellip;……………………10 、远离恶知识……&hellip...

    年龙上师

    佛子行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6/19233283972.html
  • 佛法修学次第的思考

    进行?这就需要受菩萨戒,修菩萨行。菩萨行的内容不外六,又分方便与慧两部分。为方便,依此成就佛陀的慈悲品质;第六为慧,依闻思大乘经教,树立正见而引发。《菩提道次第论》云:“方便与慧,成佛...远离欲尘劳、约束行为来止息妄流相续,从而降伏烦恼,趣向解脱。   菩萨戒,则在止持基础上增加了作持,止恶与行善并进。而菩萨戒提倡的六万行,既是成就无上菩提的资粮,也是瓦解凡夫心的利器:布施可以克服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75794923.html
  • 三士道修学概要

    道次第》中有一重要命题,即“方便与慧,任缺其一,不得成佛”。六中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所修为方便,般若所修为智慧,同时也是的指导。   汉传佛教本是大乘,但长期以来,却予人消极避世的...   三士道修学概要   ——2006年冬讲于西园寺“青年佛学进修班”   济群法师   本学期,我们已学过《道次第》的道基础和下士道两部分。接着是中士道、上士道的内容,即解脱道和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|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280094948.html
  • 学佛?学魔?

    一切种智成就,归元而证佛果矣。   又如盲,般若为导。为何称如盲,般若为导呢?因为般若如日之光明,能冲破黑暗,使天地光明,走路才不致于迷失方向或跌倒。同理,在修佛法的过程,若无智慧的引导,...。   以上四空定,二穷境,后二穷心。欲令心境俱空,故总名穷空;此四空处的众生,于五蕴中无色蕴,只有受想行识的四蕴(受——眼耳鼻舌身接受色声香味触尘之义。想:第六意识胡思乱想。行:第七意识末那识...

    诺那华藏精舍编辑室

    |学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2245281551.html
  • 净业三福 变化气质

    ,所以提供他一个方便,进入到净宗念佛信心的方便。所以,就谈到修福的问题。   修福是我们念佛行人重要的修行科目。常常讲是培福载道,福德培植深重,才能运载、安立这个道啊。菩萨的六都是修福的范围。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这都是修福,第六才是般若智慧。那么这里面福和慧有一个转化关系。福积得深厚,就能够转化为智慧。对于未来众生,不能马上产生信心,是由于他的智慧缺乏。智慧缺乏,就...

    大安法师

    |福报|命运|净土宗|在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17262920862.html